“2021云天大會”在中衛圓滿舉行
十月的塞上風光美好,十月的沙漠熱情好客。10月18日,由人民網、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寧夏回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中衛市人民政府主辦,以“綠色發展·數據共享”為主題的“2021云天大會”在中衛舉行。來自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互聯網企業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商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發展大計,共襄“雙中心”城市盛舉。
會上揭牌了“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寧夏中衛)節點”“中衛云”“西部全信創生態聯合培訓基地”“中國移動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寧夏中衛)節點信息安全運營中心”“5G+工業互聯網培訓基地”“西部云基地發展有限公司”,發布上線了“寧夏北斗時空位置服務云平臺”“移動蘇寧云”“信創安全云”“新型城市智慧體(基層社會治理)”“人民黨建云”。中衛市人民政府分別與國家相關部委、行業協會、企業等簽訂了20項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助推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數字經濟發展。
自治區副主席吳秀章出席會議。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人民網原董事長馬利,國家信息中心黨委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吳文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何健,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褚偉,人民網黨委委員、董事、副總裁宋麗云分別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洪海推介了中衛市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
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鄭緯民分別以線下線上方式作主旨演講。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仙輝、郭萬林,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二級研究員、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池天河,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烏克蘭國家工程院院士李松軍,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石勇以連線對話的形式圍繞“加快‘雙中心’建設,打造‘東數西算’示范基地”主題進行了圓桌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段文暉、祝世寧,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趙春江,聯合國科學院院士、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院士、烏克蘭國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吳東方以連線對話的形式圍繞“數據安全與自主可控”主題進行了圓桌對話。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作了主題演講。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副局長溫銳松,寧夏通信管理局局長李錦,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梁曉濤,人民日報社寧夏分社社長李增輝,中國衛星應用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平,以及市領導高鵬、蘇發坤、朱利軍、崔昆、肖漢華、趙曉東等出席。
馬利在致辭時說,中衛把握大勢、厚植優勢,瞄準定位、搶占先機,為西部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中衛方案”。希望中衛積極打造“東數西算”的中衛樣本,探索自主可控的中衛模式,繼續發展西部城市綠色發展經驗,建設好、發展好、利用好“云天”名片,創造更加輝煌美好的明天。
吳文化在致辭時說,中衛立足區域特色和資源能源優勢,搶抓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發展機遇,落地的國家算力網絡樞紐節點時間成熟、基礎牢固、優勢明顯,打造了一張嶄新的“云天中衛”數字名片。相信 “云天中衛”在未來五年高質量數字化轉型中,四海通達、聚力共進,在云端筑造起一座“綠色發展·數據共享”的數字業態新城市。
何健代表中衛市委和政府,向傾心關注中衛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各界賓朋表示熱烈歡迎,向為時代放歌的各大媒體和為大會提供保障服務的有關單位表示衷心感謝。中衛將抓住新時代賦予中衛的新機遇,把綠色發展視為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著力建設東數西算、信息技術創新開發、區域數字經濟發展、國家網絡安全創新“四大基地”,努力開創綻放中衛光彩的“云”時代。
馬洪海在推介時說,中衛今后將重點在釋放優勢、夯實基礎、增量突破上下功夫,為轉型追趕、高質量發展持續增添新動能,為“把寧夏打造成為西部有一定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聚高地”貢獻中衛智慧,朝著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目標闊步邁進。
本次大會除“2021云天大會”主論壇外,還同步舉行西部論劍網絡安全論壇、云計算產業高質量發展“雙碳”論壇、信息技術與信息材料領域重大顛覆性技術高峰論壇等11個平行論壇。每場平行論壇由中衛市人民政府部門牽頭主辦,四大運營商、華為、西云數據等10余家企業分別承辦,涵蓋了網絡安全、5G、大數據、云計算、云應用、云安全等當下熱點內容。
地址:中衛市行政中心
郵編:755000
網站標識碼:6405000006
備案:寧ICP備06001162號
寧公網安備64050202000082號